2011-10-14

<美國西岸>一個人的旅行【AMH】


一個人的旅行,出發,從廁所自嗨開始。

結束美國的暑假打工,賺夠旅費,依著簽證上的日期可以再待美國一個月,讓還是學生身份的我們有留在美國旅遊的機會,當初美國所開放的J-1簽證用意也在此,滿足學生來美國的夢。
當初在計畫自己這段打工時,選擇的是魚工廠,魚工廠的工作時間是最不穩定的,每間工廠的工作時間沒人說的定,刻意沒訂Ketchikan往美國內陸的機票,心掛著可以搭船走訪阿拉斯加各城市,就像是從遊輪課上所看到的遊輪一樣,停靠各城市港口,下船走走亦或留在船上休息、使用娛樂設施,就照著心意走,悠閒自在的海上的旅行。
於是,我的一個人的旅行就從AMH開始吧!
所謂的AMH:Alaska Marine Highway>>>我是AMH的連結:),專門行駛於阿拉斯加各城市港口的一項大眾運輸,其實跟飛機比起來差不多,花的時間長但價錢並沒有比較便宜,我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船可以連同汽車一起運行,還有寵物也可以上船,這會使得有這項需求的旅客捨棄節省時間的飛機而選擇搭船吧!
船隻大小來說我覺得跟台灣本島行駛於澎湖的台華輪來比差不多大。
時間:2011/10/12 15:00 ~10/14 08:00
地點:Ketchikan ~ Bellingham

船上販售的明信片正是我所搭的船班

上:船的稱號、餐廳 下:紀念品屋、兒童遊戲區
拿著沒有劃位的船票,到底是怎麼樣的位子呢?上船後,有工作人員見我一臉不知所措樣,問問我要去哪裡?我答我也不知道可以去哪裡,因為船艙內分有好多不同的船艙,房間區(需額外收費)、座位區、純觀景區(不得在此放行李)、戶外區等,於是他就很熱心的建議我可以去的船艙,是室內的船艙座位區,依著工作人員的建議,找了個中間位置,放下我裝滿三個月在Ketchikan生活的沉重行李,帶著雀躍的心情馬上去尋訪船艙各角落,那心情就像是去找尋寶藏那樣。
我猜想這艘船是從阿拉斯加偏北方的城市開始往南行駛,因為船上兩旁靠窗的座位區早已有看似上船許久的旅客,在鋪有睡袋的地上休息。

船上的浴室
從Kerchikan到Bellingham共需花費30多個小時,等於是要在船上待上一天半,最關心的還是清潔問題,畢竟還是習慣每天洗澡、身體清潔,這會影響旅遊心情的呀,好在這項設施還挺好的,簡單的淋浴,重點是還有熱水,對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。

附加娛樂設施
其實在船上要打發時間很容易,像我幾乎都在電影中度過,而且電影也不算舊,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自己的英文聽力;或是如果想認識其他在船上的人也可以到Bar內點杯飲料喝;更有電腦室,一人一個位置附有插座,不過沒有網路就是了;觀景座位賞景,累了就閉目養神,搖搖晃晃很好入睡的。

海上美景
第二天天亮
第二天黃昏
船上的旅行第一個會考慮到都會是暈船的問題,經過這30多個小時的海上歷練,發現如果船隻是行駛在週邊都有小島的海上時,搖晃的比率比較低,也可以說相當平穩;那相對來說,如果是行駛在周圍放眼望去都是海洋的海中央時,這時搖晃的比率是高的,真的是那種可以感受到海浪左湧又湧的感覺,當然跟天氣也是有關係,如果真的很不舒服就休息,或是想想在海上跳舞的海豚吧!

旅程是這樣的展開,心思放空的時間很多,可以思考的時間也很多,人生可以思考的事情真的是多的不得了哦!看著寬闊的大海,心可以平靜不少,一個人的旅行,我在享受著。





BY Laa

2011-10-02

<阿拉斯加>魚工廠打工度假【E.C Phillip工作概況】

大概在抵達的前幾天會先跟主管Bob面對面對談,並不是那種很正式嚴肅的面試對談,只是簡單的問候,問問名字他好做個紀錄而已,隔天一早到office領工作服(雨衣、雨鞋)手套等,著裝完畢,就在一個準備區,等待分配工作。


我在6/27抵達Ketchikan,6/29見到Bob,6/30上工第一天沒有被分配到工作,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,如果沒有被分配到工作就會一臉失落無奈樣,我們當然也一樣,畢竟是要視漁獲狀況用人,這也可以了解。好在我隔天7/1就被分配到工作了,雖然上工只有2小時,但有個部門心裡總會比較踏實。

Packing Line1
包裝部Packing Line,也算是我所屬的部門。摺紙箱是我的第一個工作,記得那時還竊喜工作簡單輕鬆,完全不像一開始自己所想像的魚工廠那般血腥、噁心。
Packing Line2
其實包裝部門很廣,大概是種類很多吧,有包裝新鮮魚、冷凍魚、魚卵等等,還會分有處理過及未處理,其中處理過的(已去除內臟及魚刺之類)冷凍魚,要包裝時還要經一道過程叫glaze-將魚過一缸混有固定比例的鹽與糖水裡,而我大部分的時間就在這,工作量還算可以,最最最令人很難接受的就是:很冷很凍!周圍大概4.5個冷凍櫃對著你開開關關,常常雙腳都會凍到非常不像話,甚至會痛,呼出的氣有白煙很正常,對我們生在亞熱帶的人來說,真的很難受,但畢竟是工作,牙一咬倒也還過得去。
Fillet Room
這裡是Fillet Room,最多菲律賓人、長期工的地方,也是我室友-陳意被分配到的工作部門,在七月一開始,她的工作時數最固定:每天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,星期日半天,到八月中之後,漁獲量減少,每每沒有漁船靠岸,他們卻仍是每天上工時數未減,因為這個部門總是會有庫存貨,後來我們也就了解這個部門的優異點:工作簡單、工作時數長,成了名副其實的easy money。工作後期才發現,他們做完的魚,經過冷凍後,由我們包裝部接手glaze,只差glaze的工沒有fillet細,所需的時間都會比較少,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會被調過來調過去的原因了......。
Processing Line
這裡是大家又愛又恨的生產線-Processing Line,也是對身處包裝部的我最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,所謂的生產線,也就是漁船一靠岸,一箱一箱的魚進工廠,第一個處理魚的地方:切魚頭、挖內臟、清魚肚,工作簡單,但在連續工作超過半天後,就會有想快點結束工作的感覺,這裡機器運作的聲音吵雜,常常主管要求速度,機器運作的速率就會加快,等於是增加個人的工作質量,這些工作的實際情況這樣也就算了,重點是在生產線的工作時數完完全全是得依魚獲量而定,整個算下來,和其他部門相比,生產線的工作時數會是最少的。


很巧的是,拍照當天正好是沒有漁船靠岸,整個生產線冷清清,燈也沒有開一片黑壓壓,就像是在生產線員工的寫照。

Pink Line
生產線的分支-Pink Line,鮭魚其實有分很多種類,其中一項分類Pink算是等級最差體型也比較小的鮭魚,這裡就是專門處理Pink的地方,機器切魚頭、機器除內臟,之後簡單的清潔才是由人工做,如果要跟生產線來比,這裡算是比較不血腥的一個部門了。

其他還有Egg House,裡頭主要就是處理魚蛋的部分,把蛋放上機器,機器會將一顆一顆小小的魚蛋篩選出來,再過鹹水算是簡單的清洗,撈出後還要放入籃子挑出不乾淨的部分,EGG HOUSE是工很細的一個部門,所以會有很長的工作時間。
還有Tray Table,完全純手工切魚頭、挖內臟、清洗魚肚的地方,這部門工作比較不固定,視魚種而定,雖然說是純手工,但女生基本上都比較會被分派到清洗魚肚的崗位,算是比較輕鬆的了。

以上的部門我都有去支援過,被分派在packing的好處大概就是可以被四處傳喚吧!不用怕無聊,只要沒有需要包裝的魚,隨時被調換單位是常有的事,差一點的就是直接被砍班回家休息,也不知道為什麼,看大家都努力工作的樣子,自己好像也就會想多上點班賺錢,不然待在Ketchikan小鎮其實也沒什麼事好做。


再來比較重要的是工作時間
一般早上7、8點開始,10點休一次息,12點lunch time13點再開始,15點中場休息,17點dinner time18點繼續晚上。基本上中間休息時間是15分鐘。休息室也會提供咖啡。
如果漁獲量好的話,星期三休息時間還會發甜甜圈呢!donuts day~
如果要給魚工廠工作下一句話的話那就是:
無聊勞動但有趣。


心態正向的話,都還可以。






BY  Laa